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分享团队科研成果,传递学校实践动态

2017-12-14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以“数据驱动的课堂革命”为主题,于11月25日至27日在海淀区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大会主要聚焦于未来学校的课程构建,围绕“课堂改革”“前沿科技”“数据融合”“实践创新”展开交流探索。此次大会由三大板块组成:未来学校之论、未来学校之展、未来学校之旅。其中未来学校之旅板块是由参会人员全天观摩实验学校,未来学校之旅囊括了北京12所名校,提供了7条线路和5个主题,参会人员现场观摩名校,深度感受未来学校风采。


11月27日,参会人员来到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农大附中”)进行未来学校之旅参访活动。活动以“分享团队科研成果,传递学校实践动态”为主题。海淀区教科院严星林所长带领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70多位校长和教师参加了活动。



活动开始前,农大附中20多名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跳起韵律舞动,表达全体农大附中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的热情欢迎和美好祝福。



随后,大家观看了反映农大附中办学理念、目标、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宣传短片,让与会领导和老师们对农大附中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农大附中校长王军、教学副校长张兴华和教学副主任杨艳红分别就未来学校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课题研究作报告。



农大附中校长王军报告主题为“项目研究促进未来学校发展”。他从学校选择项目式研究撬动学校变革的原因、项目推动学校全面工作的措施、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学校未来的样子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五个方面作了介绍。王军校长说:学校和教师要有农人的情怀,如春耕、夏耘般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断优化完善教学设计,强化精耕细作,打造绿色生命课堂”。



农大附中副校长张兴华在汇报中介绍了学校“四维八系”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对课程结构进行解读,展示各学科课程建设的基本框架和课程群建设的主要成果,对课程建设的反思与展望。他说,要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跨学科整合教研,重点推行项目式学习,进一步利用和挖掘课程资源,以课题促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课程建设发展。




农大附中杨艳红副主任以课题《未来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为例,从课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内容的认识、研究的实施过程和行动中的思考四个方面,给与会来宾传递了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题是“着眼未来,在研究中相伴成长”。



活动第二个环节是观摩18节未来课堂教学展示。通过扫描二维码,与会领导和老师们首先进行了选课,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分别进入对应的教室。展示课充分体现农大附中项目式学习方式、跨学科融合的特点和校本课程的特色。



在农大附中3D多功能教室,“DIY定制的3D电动小汽车”,展示了“如何让小汽车跑得更快”项目学习过程。在电脑设计和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物理、数学、艺术等学科元素,分三个研究小组探究影响汽车速度的因素。



在农大附中心理工作室,学生通过身体雕塑的方式呈现冲突,解决冲突,在身体雕塑的不同感觉中觉察自己应对冲突的方式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在农大附中现代农业技术教室,在高冷的基因沉默棉花改良实验和让植物快速繁殖的组培技术实验里,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问题,找到施展自己创新技能的空间,科学素养在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中萌芽、生长。



在农大附中绿色生态图书馆,语文学科《三国演义》、《出师表》的对照阅读和英语学科“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的阅读写作教学,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可以快速、大容量的吸收文本的有效信息,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料,使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图书馆开架阅览和电子阅览的功能价值。



在农大附中文艺厅,以“习中华音韵乐韵舞韵笔韵,树民族传统文化之风”为主题,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演绎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思考。



在农大附中校本特色课程——海洋课程系列中,展示了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利用”等项目的学习。



18节展示课向与会者整体呈现了农大附中目前教研、科研、课程不同层次的研究现状。



活动第三个环节是参观校园。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与会来宾分三条线路参观了3D多功能教室、心理工作室、现代农业技术教室、绿色生态图书馆、文艺厅等。让来宾们深深感受到农大附中是一所在学习空间改造、课程体系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行动中追求卓越发展的学校。



活动束后,海淀区教科院严星林所长在微信中发表了评论:农大附中是一所站在时代背景下,思考面向未来发展的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好学校。农大附中的实践启示我们,在未来学校的创建中,应该抓住三点:首先要借助科研的载体,实现办学品质的变化。农大附中借助六大项目,全面提升了干部教师的研究能力,真正在思维方式上得以转变;其次,未来学校的创建,要聚焦课程和课堂。学校的四维八系的课程框架,完成了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学校的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切实把学生置于了学习的中央;第三,未来学校一定是开放的学校,善于利用资源助推学校的发展。学校借助农业大学高校资源,建设生物实验室,与德国开展教育交流活动,都很好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农大附中还是一所为我国教育公平和民族团结做出杰出贡献的学校,学校的新疆班工作极为出色。在未来学校的创建中,学校的科技,体育,艺术等特色突出。科研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学校显示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近期,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公众号将相继推出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参会专家发言深度整理和专家专访,敬请期待。


第四届未来学校大会相关报道

第四届未来学校大会 | 未来教育,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谈松华: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形态

以海淀区教育为例:面向未来的区域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

品读未来学校大会思想盛宴(一)

品读未来学校大会思想盛宴(二)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使用清洁能源 保护绿水青山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创新 融合 发展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龙樾未来小镇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面向未来的五一教育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改变学习、改变成长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班组群:重新设计学校生活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北京市八一学校:品质八一 品质人生

未来学校示范校丨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课堂创新•学习变革•人工智能•文化传承


版权声明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转载编辑文章,编辑后增加的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公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